汽车是有使用年限的,那关于报废你知道看的是使用年限还是看里程数吗?
有人说达到60万公里就要报废;有人说,达不到尾气排放标志就要报废......等等一系列网络推文和说法,让车主都懵了。
官方究竟如何规定的?
从《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中寻答案。
01
懂得区分“强制”和“引导”
在了解之前,要先要懂得区分2个概念,这对后面的解读有很大的作用。
强制报废:必须、一定、肯定要报废
引导报废:建议报废
强制和建议两者意义完全不同,那在什么样的情况才要强制报废呢?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才会实施强制报废。
强制报废的标准有4点:
1. 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的;
2. 经修理和调整仍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3. 经修理和调整或者采用控制技术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仍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4. 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
引导报废是在什么情况下:
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第七条,国家对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机动车引导报废。
因私家车行驶里程数是60万千米,所以很多人误读“私家车达到60万千米就要报废”了。但规定上是“引导报废”,所以只是建议私家车在达到60万千米里程数时,最好自行报废,并不做强制性。
不过在国家严抓排放标志和年检的情况下,很多车子可能“活不过”60万千米就要进拆解公司报废了。
02
关于强制报废详细解说
1)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的;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私家车没有规定报废年限的!所以,这条规定针对的是营运车辆。
营运车辆只要达到使用年限就要强制报废:
私家车虽取消强制报废年限,但车龄一长需要考虑到环保、排放等诸多影响因素。
2)经修理和调整仍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比如有的车坏了,无法达到相关用车要求的,也不能继续上路,必须强制报废。
3)经修理和调整或者采用控制技术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仍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说白了就是年检时,尾气排放不符合标准的。随着目前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这条规定让车龄长的车子够呛。
4)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
如果不按时参加年检,汽车也会面临强制报废。关于周期之说,比如3个周期≠3年。
举个“栗子”:
一辆超过15私家车,根据“私家车15年以上半年一检”的规定,这辆车的年检周期就是0.5年,3个检验周期就是1.5年。那么车辆1.5年未年检,就会被强制报废。
03
总结
所以,一辆私家车最多能开几年呢?并没有一个具体数字定论,如果车子保养得当,过了年检开个20年也不是不可能。但如果不保养,又不按时年检,可能10年都没有就要强制报废了。
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从近几年国家对排放标准的严格把控,新能源大力推广的政策上来看,燃油汽车被强制报废的风险正在逐渐增加。